百十北医 厚道担当——医学新生职业精神教育活动第二讲

【编者按】百十北医,厚道传承。为迎接北医办学110周年,弘扬“明德,厚道,尚仁,出新”的北医精神,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统筹开展以“百十载传厚道初心,强国志启医者征程”为主题的医学新生职业精神教育活动。本系列活动将通过邀请医学前辈、知名校友、一线榜样亲自担任“领学人”开展新生适应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以及医学人文教育等,为当代医学青年的成长奠基。

在上一期活动中,陶勇老师带领大家跟随他的目光窥探医学背后的使命,引起同学们的热烈反响。而本期活动中,医学部党委办公室则邀请到了现任北医三院副院长,北医三院援鄂医疗队队长,北医90级学姐沈宁老师带领医学新生们感受她眼中的医学担当。

 

沈宁,北医三院副院长,国家援鄂医疗队队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医学部90级优秀校友。

医者初心,使命在肩

讲座伊始,沈老师引用乔校长在开学典礼上的4点要求,结合自己的过往经验,向同学们阐明了医学生的初心与使命。

一、精诚爱国,锚定正确人生航向。沈老师以古话“人生七十古来稀”和当今许多人都能“古来稀”的现状,生动地向同学们展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里中国卫生健康事业的进步;当回忆起在武汉抗疫的时光,沈老师用一个个令人动容的细节向我们展示着祖国的伟大、人民的力量。沈老师强调,不论地域归于何处,爱国都应是中华人民的共同追求。

二、明德励志,坚守医者为民初心。“医学应是一门人学。”沈老师将善良与仁心列为身为医者的基本要求与核心环节。老师用自己在武汉抗疫期间的亲身经历告诉同学们:不管受到什么样的委屈,一定要牢记医者的职责,带给病人温度与期待,坚守医者为民初心。

    

    

三、笃学求真,勇攀医学科技高峰。提及当今医学高速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现状,沈老师向我们提出了勤于思考,勤于学习的要求。而对于“学医苦”的说法,沈老师认为,学医之苦在于需要不断学习,但只要不懈地奋斗、认真地付出,学医之路自会越走越宽广,医学的真谛正是存在于日常一点一滴的奋斗里。

四、厚道力行,回应时代人民呼唤。沈老师在回忆自己的求学经历时,向我们展示了北医的110年来代代相传的厚道精神,她现身说法,用今天北医人的行动让同学们更深刻地理解了医者应有的初心与使命:在祖国需要的地方、世界需要的地方,都有北大医学人的身影。

花样年华莫等闲

完全人格,学习为要。在明确了医学生的初心与使命后,沈老师以临床八年制的学习计划为例,为我们指明了在北大医学的奋斗目标与前行方向。老师更用优秀学长王鼎予充实而丰富的学习经历向我们生动诠释着:“唯有学到真学问,练到真本领,才能不负青春,不负祖国。”

“一步一脚印,持续进步!”在王鼎予学长令人赞叹的成绩背后,是稳扎稳打的“主线”和“丰富多彩的“支线”。脚踏实地的学习科研背后,离不开突破创新的想象;既有搞怪可爱的内心独白,更兼学以致用的医者仁心。“

沈宁老师借此向我们提出期许:“希望未来大家都能成为自己心中的那个优秀的人。”

重温医学誓言,筑牢责任意识

在对我们寄予厚望之时,沈老师也给出了她作为一个学姐的建议。

沈老师首先强调了学习不可动摇的根本地位。“学习,阅读,尤其要学好英语,这是医学生的本分。”同时,她也呼吁我们保持自己的爱好,加强锻炼以提高身体素质,以在繁忙的学习和工作中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沈老师还提出,初入大学,要学会包容,也需要适时接受自己的平凡。“优秀的人很多,但做最好的自己便足够。”

最后,沈老师带领我们重温医学生的誓言。誓言有声,医者有行。沈老师用言语和行动向我们生动诠释出医者的神圣与崇高,以及医者肩上生命的重量。“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好医生。”

 

  在90年的北医校园中成长,度过非典一战,踏足武汉疫场,山断不了来路,水挡不了初途。一路上,沈老师始终坚守医者仁心,恪守北医“明德,厚道,尚仁,出新”的精神。用行动展现着百十北医的厚道担当,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代代北医人日夜兼程的模样。

沈老师的倾情分享让同学们深受触动,也倍感激励,在提问环节纷纷举手发言互动,希望与沈老师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当被问及“参与援鄂的队员是如何平衡家庭与工作的”,沈老师表示,在三批共130余人的援鄂医疗队中,尽管很多医护人员孩子年龄尚小,家中也有父母需要照顾,但都义无反顾地参加援鄂。抗疫历时长达近三个月,但没有一个家属对此不满或抱怨。这也让同学们大为触动,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中国人的团结,中国医生“国有召,士必应”的精神。

对于同学提出的“您从医已经很多年了,那请问您还记得救治第一例病人时的情况吗?”的问题,沈老师向我们分享了一个她作为学生在医院实习时的故事。沈老师回忆,当时她刚刚进入三院呼吸科,第一次独自值夜班,一位老爷爷夜间突发呼吸困难,给药后不见好转,甚至呼吸停止,还是“小年轻”的她一时间有些无措,在护士长的指导下才手忙脚乱地进行一系列急救措施,但病人最后还是离世了。“那次经历让我真实感受到自己独立做临床的时候和书上说的以及老师带着的时候都是不一样的,临床是实践的学科,咱们医学部的同学也要牢记,不能只背书,要多实践。”沈老师有些感慨,但正是这样鲜活的例子,让同学们明白了从理论走向实践的重要性。

而面对当前热议的医患关系问题,沈老师则认为医生护士其实还是颇受患者与外界尊重的,并且医患关系实际上是双向的,“我们应该从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有时我想象自己去看病,其实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从抢号、问诊到治疗都是不简单的。医患之间出现矛盾常常是因为细节处理得不够好,医生当久了有时觉得太忙而无法顾上所有人,但其实与患者的换位思考来自内心的善良,再忙也能做到的。”沈老师真诚的分享引起了同学们的共鸣。

                           

当提问环节走到尾声时,基础二班的宋词同学得到了最后一个提问的机会,出乎意料的是,他并没有提出问题,而是作为曾经亲历武汉疫情的一名同学,向同学们回忆了当时与抗疫队相处的点点滴滴。时光荏苒,已是匆匆两年过去,曾经的少年也因为当时的触动毅然决然的决定学医,亲身加入到祖国的卫生事业当中去,今天他早早的来到教室并坐在了教室第一排的正中间,就是为了看到曾经防护服下那张脸庞,并当面郑重的说一声谢谢。平淡的故事博得了所有人的掌声,也让我们感受到医学的真谛是如此的动人。

讲座的最后,医学生预科办公室向沈宁老师送上聘书,聘请沈宁老师为“北京大学医学新生职业精神教育启蒙导师”。

医学预科新生们也为沈宁老师献上了自己的心意。临床三班的鄢元恺,王吴嘉两位同学手绘创作了沈宁老师的画像与签名,并由王吴嘉同学赠与沈宁老师。画像以身着白大褂的沈老师为主体,既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有厚道宽仁的医者之心,就如同背景中光芒闪耀的凤凰,带领人们共同破除象征着难以捉摸,同时困扰着我们的疫情。画中签名采用庄重典雅的哥特体,蓝色调给人以清新平和之感。签名中的曲线构成一颗爱心,代表了沈老师的医者仁心,医学预科生的爱国之心,和大家共同的厚道诚心。向右延伸的波浪,象征着同学们作为医学“后浪”努力向沈老师看齐,更延伸到全体医学预科新生未来的具体医学工作之上,烙刻于每个北医新人的理想之中。

一袭白衣鏖战满城风雨,一念初心严守人民健康,沈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诠释了“明德、厚道、尚仁、出新”的北医精神,给予处在医学预科阶段的我们莫大的帮助也为我们指明了前行的方向。新时代的新一代北医人必将传承厚道精神,积极投身于民族复兴,国家振兴的伟大征程之中,成为未来中国的主心骨,顶梁柱,共同谱写青春新篇章!

 

学生感言

临床三班 索田源: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百十年的北医始终和祖国站在一起,医护工作者们无私的挺身而出,是护卫百姓健康的最好助力,现在,在空前的好时代,我们成为了一名北医人,应当向老师一样,爱国厚道,真诚善良。

预防二班 王歆尧:学医注定会是一段艰辛的旅程,幸而有无数北医前辈在前面如明灯般为我指引方向,我定会不负使命,公行天下,卫戍健康。

临床九班 邬清杨:首先沈宁老师作为疫情初期亲身前往武汉的医务工作者,她的讲述让我对疫情以及医生的职业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然后沈宁老师谈及的所诊治的病人以及面对病人死亡的情景,让我对从医有了新的思考,最后,这场讲座本身也正是厚道担当的极佳注解。

临床二班 李桑榆:善良是一个好医生所必备的,要学会从患者角度考虑问题。此外要自律,勤奋,利用好大学的平台与资源。

药学一班 王琛瀛:医学和基础科学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医学的不断发展中,每一次治疗都是对已有认知的确认和对于未知的探索,既然是尝试是验证,就无法排除出错的可能,也就必然会出现伦理问题,所以我们说,医学是充满人文情怀的,但我坚信医学,尤其是临床医学的前景是美好的,是不断向上的。诚然,医生的每一次艰难抉择,背后都需要大量专业理论知识的支撑,但更重要的能支撑的医生们做出的庄重抉择的正是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与尊敬。也正是这种纽带,激励着医学不断进步,不断发展,医生的社会价值和地位不断提升,医药卫生事业才能更好的发展。

预防二班 刘相贤:白衣执甲,破浪前行。幸得有您和其他医生,护我华夏,佑我中华。

临床二班 刘畅:医学人会有委屈不被理解的时候,但我们的本心一定要是向善的,是散发光芒的。作为医学人,是会有终身学习的需求,无可避免,因此要有充足的准备,因情况而变,在与疾病斗争中不断学习。

医学生预科办公室

2022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