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学家精神铸师魂,培育时代新人展担当——学工部教师党支部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参观学习
【编者按】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弘扬教育家精神。在新时代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肩负着传承科学精神的重任。为深入学习科学家精神、教育家精神,2025年4月1日,学工部教师党支部组织前往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参观学习。
支部成员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前合影
探寻先辈足迹,感悟精神力量。在展厅内,支部成员王馨钥、刘芳林、李瑞以生动的讲述,分别对陆道培、邓稼先和许鹿希、沈渔邨四位科学家的生平事迹进行详细介绍,与支部成员共学北大、北医先辈们的科学家精神。
陆道培是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奠基人与推动者。在抗日战火中出生的陆道培勤敏好学,赤诚爱国。1955年,陆道培大学毕业后服从分配远离家乡来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科工作。面对中国血液病治疗领域的空白,他勇于接受挑战,潜心钻研完成亚洲首例世界第四例异体同基因骨髓移植手术。面对骨髓移植手术中配型困难的问题,他白手起家参与筹建“中国非血缘关系骨髓移植供者资料检索库”(中华骨髓库前身)、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等,此外还创办了血液病专科医院——道培医院,为更多病人带去了生的希望。
支部成员王馨钥讲述陆道培事迹
邓稼先与许鹿希用一生诠释家国大爱。1953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的许鹿希与青年科学家邓稼先结为伉俪。1958年,邓稼先接到绝密任务,许鹿希毅然承诺“我支持你”。28年间,邓稼先隐姓埋名扎根茫茫戈壁,带领团队攻克技术壁垒,中国首颗原子弹、首颗氢弹相继出世,创造奇迹;许鹿希独自扛起家庭重担,同时在解剖学领域潜心深耕,以师者风范培育医学人才。1985年,夫妻重逢时邓稼先已身患绝症,仍在病榻上与于敏完成《中国核武器发展规划建议书》,用最后气力托举国防未来。许鹿希悉心照料直至丈夫离世,此后整理邓稼先事迹传播精神火种,激励后人传承信仰、勇担使命。
支部成员刘芳林讲述邓稼先许鹿希夫妇事迹
沈渔邨是中国精神医学事业奠基者。1955年公派留学苏联归国后,她在北医开创中国精神医学体系,1997年荣膺中国工程院院士。抗战烽火中,青年沈渔邨徒步三千余里穿越封锁线,从扬州至昆明求学问道。面对精神卫生领域空白,她扎根实践构建农村基层防治网络,主编首部全国统编教材奠定学科根基,更以“师道薪火传杏林”培育出新一代中坚力量。其学术体系与精神至今滋养着中国精神卫生事业。
支部成员李瑞讲述沈渔邨事迹
这些北大、北医前辈用一生诠释着: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为我国科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激励着后来者在科技进步的征程上奋勇拼搏。
溯源科学精神,筑牢育人初心。支部成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共和国脊梁——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该展览展示了190余位科学家的400余件(套)实物、400余张珍贵照片。支部成员不时驻足仔细阅读文字信息,认真学习广大科技工作者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接续奋斗、勇攀高峰,取得的辉煌科技成就和伟大精神品格。随后,支部成员参观了沉浸式裸眼3D数字展《问天逐梦》,在具有纵深感的沉浸式空间感悟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科技创新的力量。
支部成员参观“共和国脊梁——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
支部成员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解
支部成员参观“中华科技文明展——问天逐梦”
传承先辈精神,勇担育人使命。在参观过程中,支部成员认真聆听讲解、近距离观看实物,不仅对科学家们的伟大成就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更让科学家精神深深扎根于每一位党员心中。学工部教师党支部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科学家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激励全体党员在教育岗位上勇攀高峰、无私奉献,为培养新时代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支部成员在展厅内合影
参观感悟:
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钱学森的归国船票、顾方舟的疫苗研发手稿、陆道培的骨髓移植记录、沈渔邨的临床研究笔记等展品,无声地诠释了科学家精神的真谛——以家国为锚点,以坚守为坐标。老一辈科学家们用毕生的心血推动了国家科技进步,他们怀着爱国情怀攻克技术难关,在空白领域开拓创新,用扎实成果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他们的事迹令我敬佩不已。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我们要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追求与时代脉搏相连、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让科学家精神在新时代继续燎原。
——郭昀
今天参观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的支部活动令我深受触动和教育。听取了几位辅导员老师对陆道培院士、邓稼先夫妇和沈渔邨院士的人物事迹讲解,我深切感受到老一辈科学家严谨治学的态度、甘于寂寞的坚守、对生命关怀的执着。在共和国脊梁展区,展柜里卷边的文献资料,整齐的笔记无声讲述着科研工作者日复一日的付出,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命运的赤子之心。"问天逐梦"影片中展现的前沿科技,映照出代代相传的探索勇气。通过此次活动,我深刻感受到每个岗位都是科技强国事业的一颗螺丝钉,愿以点滴努力守护科研薪火,让科学家精神在新时代继续照亮青年学子的追梦征程。
——李贝贝
在党支部的精心组织下,我们来到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参观学习,馆内的丰富展品与详实资料,将科学家们的研究历程鲜活呈现。通过此次学习交流活动,我深切感受到,在新时代,我们更应从科学家的事迹中汲取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弘扬爱国精神,立足本职岗位,勇于担当作为,让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此外,作为一名北大医学志愿讲解员,每次讲到科学家们的先进事迹时都会心生感动,通过此次学习交流活动,我要更加深入地挖掘并传承科学家精神,通过讲述让更多人从中汲取奋进力量 ,以满腔热情让科学家的精神之光照亮更多人的心灵。
——刘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