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道医者传薪火 健康乡村展新篇——学工部教师党支部联合顺义区后沙峪镇机关党委开展共学共建活动
【编者按】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乡村的全面振兴、新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以及治理水平不断取得崭新成效,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乡村作为基础医疗的“最后一公里”,为促进广大人民健康水平发挥着重要且基础性作用。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健康中国理念,强化支部党员同志的党性教育,引导支部党员深刻理解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实质性进展与成果,同时发挥北大医学办学特色为乡村百姓办实事,医学部学工部教师党支部以顺义区后沙峪镇村民健康需求为核心,通过共学共建的方式,推动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实现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为中国特色美丽乡村建设添砖加瓦。
2024年7月5日,北京大学医学部学生工作部教师党支部以“厚道医者传薪火 健康乡村展新篇”为主题与顺义区后沙峪镇机关党委开展共学共建活动。顺义区政协副主席、区卫生健康委主任于宝鑫,后沙峪镇政府领导李强、张天然、高俊岭,医学部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张红梅、郑凌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党总支书记、主任医师汪宇鹏和学工部教师党支部党员、附属及教学医院学生代表等20余人参加本次共学共建活动。
团队成员第一站来到后沙峪农场,深入学习、了解乡村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以及高端精品农业的发展路径,亲身感受与体验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成就。农场负责人向师生们详细介绍了大棚的规模布局、园区内的细致分工、农作物的科学种植方法、肥料的精选与使用、以及大棚的日常维护管理。特别强调了农场持续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在打造高端精品农业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实践,为乡村振兴和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了力量。
团队成员参访后沙峪农场
随后,团队成员来到董各庄乡情村史馆。董各庄建村于明代,至今已有 600多年的历史,积淀了尊礼重德、勤俭淳朴的民风,弘扬着与古都京城一脉相承的文化底蕴。乡情因村史温暖,村史缘乡情丰盈。透过一个又一个饱含岁月沧桑的故事、一件件浸润时代风尘的藏品,师生们在“记得住乡愁”的印记中感受着村庄的历史由来、村庄变迁和发展历史,通过村史馆馆长饱含激情的讲解,体会着村民们心中的美丽乡村让梦想照进现实的喜悦。
团队成员参访董各庄乡情村史馆
本次共学共建活动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北大医学师生党员下乡送医学科普知识和义诊活动。支部精心准备了包含防晒、防蚊虫叮咬物品以及夏季清凉中药茶饮等防暑物资,现场发放给50余位村民,切实考虑到村民们夏日生活的实际需要,体现了支部党员对村民浓浓关心与关爱。在健康科普讲座环节,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汪宇鹏以“慢性病管理为切入点”,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幽默风趣的表达为村民们讲解了“是否需要进行体检”、“应该做哪些体检项目”以及“体检后的健康管理”等贴近村民生活的健康问题,并现场解答了村民们的诸多疑惑,提升了大家的健康防护意识。
临床专家和医学生为村民的义诊环节将此次共建活动推向高潮。团队成员分工合作,为村民们提供了血压、血糖检测以及内科、外科义诊服务。村民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来自于北大医学团队的专业指导和热情服务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
团队成员在董各庄村开展健康宣教及义诊活动
最后,团队师生走进董各庄村优觅有家共享空间,映入眼帘的是村里的房屋以整村为单元进行改造,全方位契合近郊新市民的个性化居住需求。董各庄村通过公寓租赁、商业经营、物业管理、社区生活服务等多元化收入,形成了城中村综合治理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为改善村民和周边居民的居住环境,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团队师生参访董各庄村优觅友家共享空间
此次活动得到了后沙峪镇机关党委和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后沙峪镇地区办事处副主任、副镇长张天然全程陪同参访。支部党员纷纷表示,本次活动所观所感让大家收获颇丰,后沙峪镇以董各庄村为试点,将党建引领作为乡村治理的“总引擎”,围绕乡村建设、土地管理、特色农业、产业文旅等,探索出了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径,为学校开展“服务乡村振兴、医疗下乡服务、医学人才下沉基层”等课题研究提供了生动案例;希望今后与后沙峪镇机关党委加强沟通合作、拓宽支部共学共建领域,充分发挥北大医学在人才培养、医疗服务、医学技术支持等方面的优势,持续深化合作,进一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共同推动后沙峪镇乃至顺义地区的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共建活动结束后,支部党员纷纷表达了参加此次活动的收获和感受:
来自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郑辉表示:“我深刻感受到了乡村建设的巨大变化。破旧房屋在新管理模式下被修葺一新,道路宽敞平坦,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农场建设也体现了农业发展的多样性。在参观中我也领略到了乡村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选留辅导员李瑞在共建活动后深有感触:深入了解了后沙峪镇董各庄村后,我为科学规划和乡村治理能力建设所带来的乡村振兴感到震撼。乡村建设是国家的根与魂,人力资源是乡村建设发展的根本,董各庄村通过老旧棚屋的改造、共享空间建设以及乡村食堂等基建服务的智能化发展吸引了一大批青年才俊入驻,用科学技术和特色产业为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这次共学共建,我真切地看到了全面乡村振兴是如何发生发展的,希望可以有越来越多的乡村从各自特点出发,继续深化改革、完善治理体系,让村民收获更多的幸福,让乡村更加美丽繁荣。
参与本次共学共建义诊活动的北京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刘泓金谈到:起始于肥沃的土地,伴随着浓浓的乡情,土地与医者有了连接,乡村和医学有了纽带。费孝通先生曾说“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村史馆的建成则让每一位村民和时光产生了关联,从而每个人在群体中便有了脉络。义诊中,一位中年村民替其82岁的母亲前来咨询问诊,清楚地描述着症状、准确地回忆着用药,他每一次肯定的答复,都是爱与关心的具象体现。我想,这样一个个幸福个体和美好乡村正是健康中国最真实的缩影。我作为北大医学青年也必将为这美好愿景的实现接续奋进。
来自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首钢医院、国际医院学生联合党支部书记杨昕迪表示:作为刚刚度过期末季的临床医学生,有幸参与到义诊服务环节,既让我们这些学生党员有机会走进基层,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帮助村民提高健康意识,更让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了临床医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共学共建活动。同时也让我观察到村民已经逐渐重视高血压、高血糖等慢性病的防治,但是否能够规律用药、定期检测血糖、血压指标的意识还有待加强,这需要我们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积极进行健康科普宣传,进一步帮助公众提高全民健康意识。
后沙峪镇领导与团队师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