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沃野知农辛 胸怀家国护康宁
——北大医学新生劳动教育活动纪实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值此金秋丰收时节,恰逢新中国七十六周年华诞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北大2025级医学预科44受邀参北京农学院面向全市大中小学生开展的大手拉小手,躬耕享丰收秋收节同学们在为期半天的劳动体验中不仅以躬行实践感悟劳动价值、致敬平凡劳动者,更在丰收的田野间回望峥嵘岁月——从抗战时期的艰苦奋斗到如今的国泰民安,从颗粒无收的艰难岁月到满仓硕果的幸福时光,在劳动中厚植家国情怀,筑牢未来医者健康所系,性命所托的精神根基。

硕果丰收时 秋踏田去

10月15日下午,2025级医学预科以“躬耕沃野知农辛 胸怀家国护康宁”为主题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出发前,领队老师杨歌、刘奇佳耐心提醒注意事项,确保同学们收获一段安全愉悦的劳动实践体验农学院,实验师南张杰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农学课。南老师持红薯于田垄之间,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讲授着红薯的起源传播与植株辨识等知识。随后,他躬身示范并指导同学们亲手挖掘红薯,亲切地向同学们介绍哪些形状的红薯更美味。“红薯是朝下长的,铁锹要顺着红薯生长的方向挖,红薯的皮比我们的皮肤还要娇嫩,需要小心对待。小的红薯最香甜,别看它小就丢掉,要颗粒归仓。” 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这些知识,这不仅让后续的劳动事半功倍,更让同学们对珍惜粮食和热爱劳动有了更具象的理解。

下翻喜悦 行中艰辛

同学们在劳动实践田里团结协作、亲手挖掘,这堂田垄间展开的劳动实践收获的不仅是农事知识与硕果的惊喜,更是对“劳动虽艰辛,付出有回应”这一价值的认同。作为这次活动的组织成员,药学三班王宏骏同学和口腔一班王沫晗同学与领队老师和同学们齐心协力、相互协作,“学会了全面考虑并沉着处理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办好一场活动,正如耕耘一片土地,离不开不辍的耐心与细致的用心,唯有如此,方能静待花开,功不唐捐”。基础一班的闫彭辉同学在参加劳动后感到“农民的辛苦绝非没有意义,正是他们的耕耘保障了我们如今的粮食安全,他们的付出是我们幸福生活的基石”预防一班的田昊宇感言“指尖沾满湿润的泥土时,才真切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深意。”“当额头的汗水浸湿了发根,当土里的红薯探出了脑袋,丰收的喜悦在实践中盈满心间。”药学三班的蒋雯霏如是劳动的辛苦和丰收的喜悦在短短的体验中厚植于同学们心中

农学劳动体验现场

汗水润黄土 馨香满燕园

劳动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掌握基础技能和常识能够从亲身体验中了解自然规律,加深对社会的认识,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医学生预科办公室正是通过此类劳动实践,让未来的医者走进田间地头,在躬耕之中体悟大众辛劳、关注现实国情,从而培育同学们懂得感恩与奉献,涵养一份厚重的医者仁心。我们相信,此次深植沃土的实践,不仅让同学们对社会与生活有了更真切的感悟,更将这份体会化为一份坚定的信念。当未来医者投身医学事业时,必将始终牢记在田垄间的见闻与传承北医人“服务人民、造福大众”的仁心使命,无愧于“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神圣誓言。

同学们将从试验田收获的红薯带回燕园,在食堂师傅们的精心加工下,红薯蒸后散发温暖甜香弥漫了整个饭厅同学们齐聚一堂,分享着两种不同的口感,唇齿间流淌的不只是自然的甘甜,更是劳动过后最纯粹、最直接的喜悦。这场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体验,让“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变得可知可感,为此次劳动教育课写下了甜美而温暖的注脚。药学四班朱子铭说到他的感受“一抔土,一捧薯,躬耕方知收获不易。作为医学预科生,这次经历更让我懂得:从沃野到万家,守护康宁的初心与农人耕耘的坚守何其相似。”还有药学二班许崇戎同学也说:“这次活动,让我读懂了红薯跨越山海的传奇,更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与乐趣——弯下腰的每一步,掀起锹的每一铲,都是与土地最踏实的对话。”

医预学子,亦行亦知。此次活动作为系列劳动教育的开篇,既在劳动中锤炼了同学们的技能与意志,亦在协作中凝聚了医学预科的“小我”与“大我”,为同学们未来从医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品格基石。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历史的回响与时代的呼唤交织于心。作为北大医学人,同学们定将把此次实践的体悟化为前行力量,以昂扬的斗志、无畏的勇气与踔厉奋发的姿态,勇担使命,为祖国的医药卫生事业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答卷!

(学工部医学生预科办公室